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道中华·京华行丨故宫百年守护展:国宝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025年11月28日16:3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人民网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金洪花)初冬的故宫午门展厅,一场名为“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的特别展览正吸引着络绎不绝的观众。近日,“道中华·京华行”采风团队走进这座百年博物院,与各地观众一同感受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掐丝珐琅太平有象》,“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 展览中作为开篇展品亮相。主办方 供图

《掐丝珐琅太平有象》,“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 展览中作为开篇展品亮相。主办方供图

本次展览从故宫馆藏195万余件文物中精心遴选200件(套)国宝珍品,时间跨度从商周直至清代。尽管是工作日,展厅内依然人头攒动,不少首次公开展出的珍品令观众流连忘返。

图为《掐丝珐琅嵌宝石缠枝莲纹多穆壶》。人民网记者 金洪花摄

图为《掐丝珐琅嵌宝石缠枝莲纹多穆壶》。人民网记者 金洪花摄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故事。”故宫博物院讲解员向记者介绍。在展品中,《金錾花嵌宝石银里右旋白螺》是清代汉藏文化交融的见证;《掐丝珐琅嵌宝石缠枝莲纹多穆壶》则融合蒙、藏、满、汉多民族艺术元素,是乾隆时期“多元一体”格局的典型代表。

图为《钦定西域同文志》。人民网记者 金洪花摄

图为《钦定西域同文志》。人民网记者 金洪花摄

文献类文物同样令人叹为观止。《西番译语》由藏文、汉语词条和汉字注音三部分组成,设20个门类,为清代民族语言交流提供实证;《钦定西域同文志》是清乾隆时期官修的多语言辞典,涵盖满、汉、蒙、藏、托忒、维吾尔六种文字,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重要文本。

漫步展厅,采风团队成员在文物前驻足凝思:商周青铜器沉淀着礼乐文明的厚重,唐宋书画流淌着文人墨客的情怀,明清瓷器彰显着工匠精神的极致……这些珍贵文物所体现的民族交融与文明互鉴,共同构建起贯通中华文明精神内核的历史脉络。

参观者正驻足观看展品。主办方供图

参观者正驻足观看展品。主办方供图

今日的故宫博物院,正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通过“以器释史,以物铸魂”的创新实践,让沉睡的文物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注入深厚的文化力量。

(责编:彭静、邓志慧)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