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三年千余家企业落后产能退出,数量是国家任务三倍

转型升级新脉动:山东淘汰落后“断尾求生”

记者  徐锦庚  刘成友  孔祥武  曹树林  卞民德
2013年10月25日08: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开栏的话

面对世界经济形势带来的新挑战,各国都在努力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增长动力从哪里来?只能从改革中来,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从不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到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中国经济正在进行深刻的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质增效夯实发展基础。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转型升级新脉动”系列报道,聚焦部分省区如何爬坡过坎,攻坚克难,消解调整的阵痛,在改革创新中激发内生动力,在转型升级中释放发展潜力,在应对挑战中增强创新活力。

这样的场景人们并不陌生:一个个烟囱轰然倒下,一条条生产线黯然退场。如果说产能过剩是经济运行中的痼疾,淘汰落后产能则是根除痼疾最有效的良方。但“淘汰落后”,往往纠结“三笔账”:政府重政绩还是重长远?企业讲成本还是讲效益?群众图饭碗还是图环境?

工业大省、能耗大省山东,细算“三笔账”,力解三个“结”:自2010年国家要求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以来,全省1122户企业淘汰了落后产能,数量是国家下达任务的3倍多。

先算政府账——

淘汰落后产能,短期或拉GDP后腿,影响政绩。山东省、市两级虽惜一时之失,但更重长远之得,腾出资源、土地、环境、市场、人力空间,发展先进产能,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薄弱的县乡而言,企业产能或许落后,却是“顶梁柱”,淘汰即是“割肉”。枣庄市委书记陈伟却这样算账:“枣庄过去全是立窑水泥,产值仅占GDP的3%,能耗却占25%,现在全部变成旋窑,产值提高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