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冰雪大世界,期待游客一來再來(邁向“十五五”的文化圖景)

叢配玉

2025年11月28日08:2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數據來源:文化和旅游部

  11月25日,隨著20萬立方米存冰陸續運抵園區,第二十七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冰建工程正式啟動。在冰雪大世界工作8年來,我親眼見証這片冰雪天地從單純的冰雕展會變為家喻戶曉的文旅地標。尤其是2024年元旦假期“爾濱”出圈后,這些忙碌又開心的日子令我印象深刻。

  還記得天寒地凍的天氣,客流激增,超級冰滑梯前排起長隊。為了解決排隊保暖問題,我們團隊連著一周,頂著嚴寒連夜趕建300米長的防風暖棚,棚壁還布上冰雪攝影作品給游客解悶。今年春節假期,我們在排隊區支起鍋煮餃子,姜茶和熱水管夠。

  我們還安排了35人的客服團隊24小時守著電話,及時處理游客的咨詢和投訴。一名游客不小心與孩子走散,現場服務人員立刻聯系客服中心,第一時間啟動廣播,志願者和全園服務團隊一起幫忙,5分鐘內就找到了孩子。后來這名游客寄來感謝信說,“在異鄉感受到了溫暖的力量”,讓我們覺得所有付出都值了。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讓“冰雪雖冷,真情火熱”的理念深深扎根在我們每個團隊成員心中。

  想讓游客願意一來再來,僅靠服務好還不夠,活動和體驗也得跟上。我們轉變思路,把黑龍江的特色文化和科技互動融進冰雪項目之中,將冰版畫等非遺技藝通過冰雪演藝呈現給游客﹔利用新技術制作感應冰面,游客一踩就觸發圖案色彩變化。我們還打造了基於雲平台的冰雪景區燈光聯動、AR互動、聲光互動等場景,用科技賦能文旅融合。

  即將開園的冰雪大世界更加值得期待:面積擴大至120萬平方米,總用冰用雪量將達40萬立方米,創歷屆之最﹔全新規劃的冰雪大舞台融入高水平的國際演藝元素,還將上演盛大的冰雪主題巡游﹔採冰節、跨年夜、冰雪節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新建的雪地溫泉營地、雪地大闖關等項目,將滿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景區的人氣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從2013年底至今,園區累計營收約30億元,納稅近5億元,帶動就業10萬人以上。冰建期帶動上萬名工人增收,四季運營保障千余人就業,周邊鄉村的民宿也常住滿客人。

  未來,冰雪大世界已經有了更清晰的規劃:讓冰雪更“聰明”,加大數字化投入,提供個性化智能服務﹔讓體驗更“豐富”,發展越野滑雪、冰雪馬拉鬆等多元項目,打造冰雪主題演唱會、音樂節等年輕人喜歡的業態﹔讓品牌更“國際”,加強與國外冰雪景區合作,舉辦更多國際賽事和文化活動……我們將繼續以游客為重點,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文旅融合模式,讓更多人愛上東北的雪、感受哈爾濱的暖。

  (作者為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設計研發部部長,本報記者郭曉龍採訪整理)

  本期統籌:高  尚

  制圖:汪哲平

  

  延伸閱讀

  聚焦需求  豐富旅游產品供給

  近年來,人們的出游需求持續旺盛。各地各部門不斷優化產品結構、豐富產品供給,讓廣大游客在旅游中領略自然之美、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

  優質產品供給更加豐富。“十四五”時期,全國新推出40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204家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345家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人們休閑度假的選擇更加多元。

  “融合態”產品成為亮點。鄉村旅游融入生活美學與鄉土美食,讓鄉村宜居宜業宜游,助力百姓致富增收。工業遺址和生產線轉化為旅游產品,讓游客體驗工業文化。文化和旅游部會同有關方面,推動冰雪旅游、文化、運動及裝備融合發展,建設26家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越來越多的游客走上冰雪、體驗冰雪魅力。

  產品科技感明顯增強。智慧景區、街區建設加快推進,一批智慧旅游解決方案、適老化典型案例、沉浸式體驗新空間為行業發展提供參考借鑒。各地積極探索科技賦能,為游客提供景點講解、特色表演等,幫助游客更輕鬆飽覽山河美景。

  特色化產品不斷涌現。各經營主體不斷推出定制化、特色化旅游產品。旅行社等針對親子游需求推出研學旅游,打造“行走的課堂”。旅游列車節奏舒緩,較好適應了銀發群體的需求。

  文化和旅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聚焦游客的需求變化,持續優化旅游產品供給,助力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本報記者王玨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11月28日 07 版)

(責編:彭曉玲、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