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31日08:55 來源:中國青年報
在街舞的“江湖”上,夏銳是“老大”。說他是老大,不是因為他跳街舞的水平或是他的年齡,而是因為他為街舞行業做的那些事。
2015年,夏銳在中國首創街舞的聯盟機制,先后推動成立湖北、河北、廣東等31個省級聯盟,聯系近300萬名街舞青年。
他讓街舞節目走進人民大會堂、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台。
他主導的原創街舞作品《黃河》獲得國內最具權威性的舞蹈獎項第十一屆“荷花獎”當代舞獎。
他連續3年策劃指導央視節目《舞蹈世界“街舞英雄”》,策劃爆款網綜《這!就是街舞》,讓街舞火遍全國。
他帶著街舞青年上井岡、下鄉村,參加各種大型活動,讓街舞青年在更多人面前亮相。
細數下來,在街舞成長的這條路上,夏銳的身影無處不在。沒人說得清,他到底付出了多少,連他自己也是。
妻子說:“他很忙,忙到我們結婚時籌備婚禮的時間都沒有。”
女兒說:“爸爸很少接送我,他總共也沒去過我幼兒園幾次。”
身邊的街舞青年說:“老大一直在為街舞事業忙活,時間都給了街舞了。”
其實,他原本可以選擇一個安穩的人生: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后,在央視當導演,光鮮又舒適。
為什麼把自己搞得那麼累?
“這就是我想做的事業,這輩子就想干成這個事。”夏銳說,他想讓街舞成為更多人認可的行業。
“我就是想讓街舞這個小眾的街頭藝術被更多人喜歡、認可。”作為中國舞蹈家協會街舞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的夏銳這樣說。
2015年,他發起成立全國街舞聯盟。從那一年起,他成了街舞青年口中的“老大”。從那一年起,他開始游走全國,推動各地成立省一級的街舞聯盟。在他看來,街舞要有組織,要有發展機制,這樣才能壯大,才能走上行業化、產業化的道路。
被認可的路不好走。那時候,他一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跑,“每年能跑百八十個城市”。夏銳戲稱自己是“飛人”,“天天在飛機上的人。”每到一個城市,他都要聯系街舞青年,准備各種材料,帶著街舞青年和地方政府部門對接溝通聯盟的事,還要不厭其煩地“游說”推動一個地方聯盟的成立。
“太難了,有時候一個地方都要來回去上幾回。”夏銳說,畢竟要想贏得大家的認可,總要先做出來點什麼。
周圍沒人支持他,老師、朋友,包括他的家人都覺得他想做成這件事是不可能的。“這不神經病嘛!”這樣的話直到現在他都清楚地記得。
夏銳很努力地讓街舞被看到。
他還記得,之前在國家大劇院的年底匯報演出,那可以說是舞蹈界的“春晚”。可是,街舞從來沒有正式表演登台的機會。2018年,他帶著一群街舞青年登上了這個舞台。這背后是他和伙伴們日復一日的努力,努力地研究編舞、排練。“有那種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感覺。”夏銳說,那一年他們用街舞的形式在舞台上演繹了一個人的故事,鏗鏘有力的動作和舞步贏得了現場觀眾的掌聲。
夏銳知道,他熱愛的街舞,終於開始一點一點走進大眾的視野,那群跳街舞的年輕人也逐漸被看見。他也因此成為“行業青年領袖”,榮獲2018北京青年榜樣“時代楷模·文化之星”等榮譽,並當選為全國青聯常委。
全國街舞聯盟從2015年成立到現在,已經覆蓋全國32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596個城市,聯系近300萬名街舞從業人員。夏銳帶著街舞青年,從一個不被認可的小眾群體,成為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