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召開第三次大會,這次大會最受矚目的是大部制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出台。改革的重要當事人是各部部長,一大早,本報記者趕往人民大會堂北門大廳著名的“部長通道”,加入“秒殺式”攔訪部長的媒體大軍。
攝像機在台階式攝影架上各就各位,平媒記者則擁在秩序線之外,部長受訪區內,話筒、錄音機林立,一切准備就緒,隻等部長。在大會新聞組的授權下,三位熟悉部長面孔的女記者自告奮勇走上紅地毯,擔負起為所有媒體“攔部長”的重任。當日上午,前后攔下了約10位部長。
鐵道部長盛光祖:
我沒遺憾,隻要中國鐵路發展好
全場記者最想攔的部長盛光祖出現了!這次大部制改革中,鐵道部撤銷,原職能分成三塊,分屬三個部門企業,震蕩不小。三名女記者快步上前,將他請到受訪區內。
記者問:您作為末任鐵道部長,是不是有遺憾?盛光祖平靜地說,沒有遺憾,我當不當鐵道部長沒有關系,關鍵是中國鐵路要發展好。我覺得大部制管理以后,首先對於中國的各種運輸方式包括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經過國家的統一規劃,相信能形成一個整體合力,運輸能力會有很大的提高。其次,對於鐵路本身而言,可以在中國綜合運輸體系中發揮自己的優勢。運距遠、運量大、環保、低排放,鐵路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第三,政企分開以后,應該能夠研究市場規律、適應市場,更好地服務,同時也取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所以改革的好處是很大的。
記者問:會影響鐵路的投資嗎?盛光祖說,不會。還有記者關心鐵路的債務怎麼辦,盛光祖回答:由有關部門分辨不同的屬性,公益性鐵路還是經營性鐵路,認真研究,妥善解決。
記者追問:您會去哪裡?盛光祖笑答:服從國家需要,服從組織安排。
大會結束后,記者們繼續在北門邊等待盛光祖。這次他沒有停下腳步。當日下午,他也沒有出席他所在江蘇代表團的全體會議,讓很多慕名而來的記者扑了個空。
文化部長蔡武:
把可以由社會辦的事情交出去
最先被攔下的是文化部部長蔡武。記者們喊道:給我們說說大部制改革的事。蔡武似乎有點“懵”:這好像沒有文化部的事。記者不饒:談談職能轉變?
蔡武走到受訪區內說:職能轉變是我們文化體制改革很重要的一個任務。實際上過去十年中間,文化部作為政府的文化職能部門,我們一直在減少審批,履行好政府應該承擔的市場監管責 |